建水紫陶

紫陶动态

历史决定未来建水紫陶的价值

字号+ 作者:云品紫陶 来源:未知 2018-04-15 17:14 我要评论( )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一个汉、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聚居的边陲重镇。1994年建水县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距今3500多年前,建水就开始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建水是人类陶瓷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建水紫陶是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水乳交融的产物,1998年,在距建水县城30公里的燕子洞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遗址,出土网坠4件,陶弹丸1件,夹砂素面红陶器碎片7件。至今在建水境内红河北岸傣族地区,仍有当地土著人用慢轮成型、坑式堆烧夹砂红陶的习俗。
汉唐
汉唐时期,建水成为西南进入安南(越南)的重要通道,处于通海路和步头路的显要位置。60年代中期,在建水中南部坡头境内龙岔河下游,即汉唐时期云南出土安南的红河码头附近,发现了数十座西汉时期的古墓群,墓葬中散落着许多汉代的粗陶碎片。
唐朝南诏-碗窑村的出现
在唐南诏大理国时期,设建水郡。中原的朝代更递和混乱局面,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南诏帝国的经济政治。稳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开拓步头(建水)至(越南)信道,为商品经济进入东南亚市场打开了便捷的通道。人口的密集手工业、商业的兴旺,对制陶业的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海外贸易的涌现和发展,使云南建水紫陶业得到了稳步的发展。最初在唐朝南诏时期出现了专业从事烧制云南建水紫陶的村落,碗窑村的出现,烧造陶瓷的窑口大量涌现,改写了中国陶瓷业的历史。
宋代开始,建水紫陶受江浙一带陶瓷工艺影响,广泛使用提花,印花等工艺,生产青瓷
元朝-青花
元革囊渡江,奠定大元帝国伊始,蒙古人崇尚蓝色,波斯匠人随行,为云南建水制陶业开创了新纪元,元朝的青花,不但繁荣了中原经济贸易,同样为紫陶带来了蓬渤生机,江西景德镇也是如此。元青花的鼎盛,窑火熊熊,匠人不疲,深深影响了云南本土建水与华宁的土青花。
明设临安府
明朝朱元璋推翻蒙古人的政权,改土归流,纳归中原王化。明洪武一十五年置府治于建水,设临安府治民。大推中原文化,施汉夷通婚,民风文俗大类中州。中原艺人的烧制技艺又推动了云南建水紫陶的发展,在青花釉的基础上又凸现出了云南青花瓷的烧制技艺,云南建水紫陶得到了稳固的发展。遗存于世的碗、盘、壶、缸、盆、罐的器形,无不留有中原陶瓷文化的烙印。
大清帝国紫陶先兴后衰
大清帝国前期在政治、经济上的稳定,使云南建水紫陶业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布政司库文着办清单上名例上窑、下窑采办物件。云南窑口有了民窑、官窑的区别,官方的采办和烧制,涌现了更多的窑场,大小有数十座。中原先进的手工艺不断冲击着本土手工业的进步,各地制陶工艺的融合,云南建水紫陶有了不同地域的陶艺风格,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丰盛,富庶的滇南建水享有金临安的赞喻。
清光绪年间,鸦片经济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其吸食器物繁杂。建水陶工潘金怀淘洗五色泥土,制—吸食鸦片的斗子,此举为云南建水紫陶奠定了基石。从粗陶到细陶的演绎,经历了唐宋的粗陶、元明青瓷青花,清的紫陶工艺在中国陶瓷史上埋下了厚重的一笔。
多元文化的植入为云南建水紫陶创造了勃勃生机,其独一无二的工艺特性,在1921年法国巴拿马获得国际陶瓷界的赞谕,并获大奖。作为边陲重镇建水的手工艺人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向逢春的成就,为云南陶业开创了新的辉煌,历史的篇章已为云南建水紫陶打开了新的一页。
清末随着内地陶瓷产品的涌入,云南陶业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冲击。清政府的无能,导致军阀割据,战乱不休。课税日益繁重,民生得不到保障,云南陶业一蹶不振。在政权交替时期,政治、经济发生大混乱,导致商品经济下滑,手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民国初期建水陶工向逢春为了提高民族抗日热情,激发陶工从事生产以抗战胜利为题材的紫陶产品,但这一切都挽回不了中国动荡的时局。
新中国的建立后云南陶业谱写了新的篇章,生产力的恢复,政治、经济的稳定。云南建水紫陶又换发了生命力,被国家轻工业部评定为四大名陶之一,云南建水紫陶在中国制陶史上又开创了历史新篇章。
从170多年前清道光年间到现在,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的建水紫陶作品上,解读出数百余年建水历史文化沧桑巨变的轨迹。同时,当代以及后来的建水紫陶的艺人们,会在忠实的传承建水紫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用陶瓷续写建水的历史。
 

未经允许转载将追究。

云南建水紫陶网为广大壶友提供专业、权威的建水紫陶文化、工艺等建水紫陶相关知识。不定时更新建水紫陶茶器、建水紫陶柴烧等精美作品,交流、咨询、合作可添加站长电话|微信:13759446481。

1.本网站为论壶友提供更好的对比,部分文章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本网站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不尊重原创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本站欢迎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