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烧窑的原理
2018-04-08 13:53:13   来源:建水紫陶网   评论:0 点击:

创作一件工艺品,影响的变量越多,人为的控制力就越弱,但是运气总会站在真正投注生命与智慧于其间的每一个匠人,只要你有足够的积累与耐心,精品总会伴随而生。柴烧陶瓷即是人为,又靠天成,天人合作,妙在其中。纯道题记 柴烧,指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
       创作一件工艺品,影响的变量越多,人为的控制力就越弱,但是运气总会站在真正投注生命与智慧于其间的每一个匠人,只要你有足够的积累与耐心,精品总会伴随而生。柴烧陶瓷即是人为,又靠天成,天人合作,妙在其中。——纯道题记
       柴烧,指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这是一种古老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回归自然,火、土、灰三者融合,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油然而生。柴烧追求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不拘泥于形式美,自然而无粉饰之气。将淳朴之美附着于万物之间,在不形而型的柴烧器中,方可触及灵魂。
       柴烧,主要分为分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日本的备前烧是不上釉的(取其自然落灰效果)。
       土:柴烧专用之陶土多,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是陶土耐热温度、柴窑属性、薪柴总类等;追求的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沉稳内敛的柴烧之美。 
       柴:一般木材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忌太潮湿),以利燃烧,其种类有樟、龙眼、荔枝、莲雾及废弃木材等。 
       窑:仅以燃烧木材提供热能,一般烧窑需三到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总类、天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正不断地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 
       灰:柴窑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著热气流飘散。当温度高达1200℃以上时木灰开始溶融,木灰中的铁则使陶坏中的铁形成釉,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
       这种方式形成的釉被称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
       柴烧的陶艺作品与一般窑的差别在于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产生落灰经高温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与一般华丽光亮的釉药不同;不重复且难预期烧窑的成果。
若是横焰式窑,烧成的作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是柴烧陶艺家为它着迷尽心追求的原因。
       柴烧来就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质,只要大原则掌握住,其他的呈现就视为随机性的效果,柴烧陶的特质本来就不那样精准,在预期效果外,出现某些意外的精彩效果。这也是柴烧迷人的部分。出窑前任何人都没把握,总是有出乎意外的收获。
       柴烧,不仅是燃烧薪柴,更是人与窑的对话、火与土的共舞,运用最原始自然的方式结合而成美丽作品。作品表面可以感觉火焰流窜在坯体上所烙下的吻痕和木柴燃烧后的灰烬产生的落灰釉,整体呈现的是,粗犷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深沉内敛的古雅,带给创作者更多的惊喜和艺术享受,这也是电窑或瓦斯窑所不能及的。
       柴烧作品,创作者的执着精神甚于技巧的琢磨,因为技巧早已被溶解在人与土、窑与柴、火与自然等共鸣的大地交响曲中,浴火重生为生气盎然的茶器了。
       柴窑的架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火膛(fire box燃烧室),窑室(chamber),烟囱(chimney),烟道(flue)。
       烧窑的原理是:木材于火膛中燃烧,其产生的热度、灰烬、火焰,经过窑室,对摆在其中的陶坯产生作用与效果,再经由白烟排出。因此窑的设计重点必定是:有利于燃烧(包括升温及保温);有利与火与灰在坯体上的著述;火的 排出路径(侧焰、倒焰或直焰)。 
       窑的建构不单纯是技术问题,窑的型式更决定了火的路径,也就是决定了落灰,火痕的方向性。
       更确切地说,窑将确立作者不可变更的窑火风格。柴窑窑性的掌握, 除了顺应与驾驭外;也包括对烧成效果的掌握,适量的落灰及火痕的效果,如果不求落灰及火痕,就没有必要干辛万苦的去烧柴窑了。不当的窑室设计将导致效果不 彰,温度烧不上去,蓄温不良,灰和火部留不住等等缺憾.。
 

相关热词搜索:柴烧 烧窑 原理 创作 一件 工艺品 响的 变量 越多 为的

上一篇:柴烧的艺术以及艺术性柴烧
下一篇:传统柴烧和现代烧制工艺的区别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